日前,被科學界廣泛寄予厚望的艾滋病候選疫苗——複製缺陷型Ad5腺病毒載體(ti) 疫苗(簡稱Ad5載體(ti) 疫苗)Ⅱb期臨(lin) 床試驗宣告失敗,這個(ge) 消息讓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疫苗研究人員感到震驚。之後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稱:“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遭到了一次致命的打擊”。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國家“973”計劃艾滋病研究項目科學家張林琦教授卻表示,失敗是成功之母,麵對任何艱難的挑戰,科學的道路從(cong) 來就沒有過一帆風順,隻有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執著的信念,通過科學的方法,腳踏實地、勇於(yu) 創新、不畏失敗,才能zui終取勝艾滋病。
▲研製疫苗迫在眉睫
艾滋病在流行破壞性。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發布報告指出,僅(jin) 2006年,有290萬(wan) 人死於(yu) 艾滋病,有430萬(wan) 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HIV)。現有感染總人數高達3950萬(wan) 人。艾滋病疫苗將是遏製艾滋病蔓延zui有效、zui關(guan) 鍵的預防手段。
張林琦教授解釋說,此次試驗失敗的疫苗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症和傳(chuan) 染病研究所、艾滋病疫苗試驗聯盟及美國默克公司三方合作在北美和南非先後進行。科學界曾對該疫苗寄予了極大的期望,因為(wei) 這種疫苗是用全新方法研製的,它不像絕大多數傳(chuan) 統疫苗那樣激活針對HIV的抗體(ti) ,而是專(zhuan) 門誘導體(ti) 內(nei) 免疫係統的殺傷(shang) T淋巴細胞反應,並且此前在猴子身上顯示出良好的免疫效果。
科學界曾樂(le) 觀地認為(wei) ,即使這種艾滋病疫苗無法保護接觸者不被感染,但至少應該可以降低HIV在感染者體(ti) 內(nei) 的複製速率及其複製水平,但此疫苗未在人體(ti) 內(nei) 顯示出期望的效果。對其中期安全性數據分析顯示,該疫苗既不能保護誌願者免遭HIV的侵害,也不能降低感染者體(ti) 內(nei) 的病毒載量。這的確令科學界十分驚訝,並十分失望。
張林琦教授表示,導致該疫苗失敗的原因還不清楚,需要全麵分析試驗數據後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隻有有關(guan) 該疫苗研究更多更新的試驗數據公布後,科學界才能做出客觀和準確的評價(jia) 。
他介紹說,目前世界範圍內(nei) 進入臨(lin) 床試驗的艾滋病疫苗有30餘(yu) 種,大多處在Ⅰ~Ⅱ期臨(lin) 床試驗階段。疫苗的種類包括腺病毒載體(ti) 疫苗、痘病毒載體(ti) 疫苗、DNA載體(ti) 疫苗等,其中絕大多數疫苗的設計思路與(yu) Ad5載體(ti) 疫苗大同小異,均以誘導殺傷(shang) T淋巴細胞反應為(wei) 主要目標。我國目前開展的艾滋病疫苗策略,其中一部分也是誘導T細胞免疫。Ad5載體(ti) 疫苗的失敗,意味著采取這類技術策略的艾滋病疫苗前景黯淡,科研人員亟須新的思路和方法,來重新規劃和製定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屢戰屢敗”原因何在
至今還沒有一種艾滋病疫苗被試驗證明能夠預防和治療艾滋病。為(wei) 什麽(me) 艾滋病疫苗研究“屢戰屢敗”呢?張林琦教授認為(wei) ,原因是多方麵的。
首先,HIV的高度變異性給疫苗的研製帶來重重困難。HIV是靠感染人體(ti) 並在體(ti) 內(nei) 大量複製而繁衍生存的。病毒在自我複製過程中,不是100%,導致所複製病毒的基因和蛋白序列與(yu) zui初的病毒不同。一個(ge) 候選疫苗從(cong) 開始研究到開始大規模的臨(lin) 床試驗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而此時疫苗的效力也許已經和HIV在基因和蛋白序列上不相匹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