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出台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提出,國家鼓勵醫療器械的研究與(yu) 創新。樊瑜波認為(wei) ,鼓勵創新需要細化的政策與(yu) 扶助,要大力發展醫療器械相關(guan) 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目前來看,亟須馬上著手的工作有這樣幾個(ge) :
優(you) 化現行招標製度。在現在的省級招標規定中,醫療器械根據國內(nei) 與(yu) 進口區分,進行分組招標,進口產(chan) 品享受更高定價(jia) 。樊瑜波說,“相同等級和性能的產(chan) 品,進口產(chan) 品定價(jia) 更高,附加值更多,自然有錢可以用來開拓並占有更大的市場。很多國內(nei) 廠商都在抱怨進口產(chan) 品享受了‘超國民待遇’。類似不合理待遇理應取消,要給國產(chan) 品牌公平競爭(zheng) 的機會(hui) 。”
政策扶持亟待加強。現行政策下,在國外,某些植介入醫療器械往往定為(wei) 二類產(chan) 品,無須臨(lin) 床試驗即可獲得美國或歐洲上市許可,這些產(chan) 品在進入中國的時候,按照我國現行政策是無需再進行臨(lin) 床試驗的,進口產(chan) 品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成本。
而同類產(chan) 品在我國往往定為(wei) 三類產(chan) 品,國產(chan) 企業(ye) 需要多花費2—3年,數百萬(wan) 元乃至更多的費用投入,才能使得一個(ge) 產(chan) 品進入臨(lin) 床。長此以往,國內(nei) 企業(ye) 與(yu) 國外企業(ye) 間的差距隻會(hui) 越來越大。
不公平競爭(zheng) 應規範。一方麵,大量進口廠商讚助醫生培訓、參加國內(nei) 學術會(hui) 議,“一個(ge) 臨(lin) 床領域的會(hui) 議,往往數萬(wan) 餘(yu) 名醫生參加。經費大都是外企讚助的。”樊瑜波說,大量品牌的意見占據會(hui) 議講壇,討論與(yu) 介紹的都是進口產(chan) 品。長此以往,醫生也會(hui) 偏愛進口廠商,習(xi) 慣使用進口產(chan) 品。另一方麵,我們(men) 國家每年各類科研經費和臨(lin) 床培訓經費支持了大批中青年醫生前往歐美發達國家學習(xi) ,學習(xi) 期間接觸和使用的大都是國外公司的產(chan) 品,一定程度上為(wei) 國外公司做了免費培訓。
同時,進口廠商對於(yu) 規模小、威脅小的國產(chan) 自主創新企業(ye) ,惡意降價(jia) 競爭(zheng) ,擠壓其生存發展空間。對於(yu) 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國產(chan) 創新品牌,外企往往巨資收購,然後讓其慢慢退出市場。一旦沒有國產(chan) 產(chan) 品與(yu) 之競爭(zheng) ,進口產(chan) 品*壟斷市場以後,就會(hui) 產(chan) 生價(jia) 格壟斷。
轉自中國產(chan) 業(ye) 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