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打破沉寂 上千藥企或淘汰
新版GMP在沉寂三年、與(yu) 各方利益者爭(zheng) 鬥三年之後,日前終於(yu) 被國家藥監局再次給出出台時間表: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hui) 議上,藥監局透露新修訂的《藥品生產(chan) 質量管理規範》(GMP)國務院已同意,即將簽字頒布實施。
即將頒布的新版GMP牽動著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的神經。這是一紙“死刑令”,也是一紙“新生令”――有專(zhuan) 業(ye) 人士評論,新版GMP的出台是國家利益與(yu) 企業(ye) 利益博弈之後,國家利益zui終獲勝的結局。一些企業(ye) 和相關(guan) 利益者以“成本增加、利潤率下滑”為(wei) 阻力的聲音,終於(yu) 被國家再次高調宣布新版GMP實施、強行提高藥品質量的聲音所覆蓋。
或有上千藥企遭淘汰。
有專(zhuan) 業(ye) 人士預計,因為(wei) 標準大幅提高,新版GMP將讓成百上千家藥企從(cong) 曆史名單中消失。我國目前實行的還是1998年版的GMP規範,與(yu) 此次新版公布相隔十餘(yu) 年。而截至2005年3月,有1112家醫藥企業(ye) 死在這一“門檻”之外,隻有3959家生產(chan) 企業(ye) 躍過門檻,它們(men) 卻付出了1500多億(yi) 的門檻費。眼下,第二輪生死戰又將到來。
中投顧問研究員郭凡禮對南都說,目前我國有五千多家藥企,其中中小企業(ye) 占到90%以上,有很多企業(ye) 的淨利潤不足千萬(wan) 甚至不足百萬(wan) 。國家經過三年考慮後謹慎出台,需要考慮新的高標準出台對行業(ye) 的打擊會(hui) 有多大。
據國家藥監局的公開數據,預計新規範的實施將使全國至少500家經營乏力的中小企業(ye) 關(guan) 停,而合規企業(ye) 僅(jin) 硬件投入就需300億(yi) -500億(yi) 元。
行業(ye) 研究者李泊霆認為(wei) ,新版GMP遲遲未出台和企業(ye) 的有意拖延必然相關(guan) 。新版GMP在市場上對企業(ye) 的直接影響是成本上升,擠壓利潤。但企業(ye) 別無選擇:隻能在企業(ye) 內(nei) 部控製成本,擴大營銷來提升利潤。
據了解,GMP是現今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藥品生產(chan) 管理方式,是藥品生產(chan) 和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而我國新版GMP參照了WHO、歐盟、美國FDA的GMP標準並與(yu) 接軌。
新版GMP:斬誰於(yu) 馬下?
記者采訪時專(zhuan) 家指出,新版GMP出台,即將遏製在現行體(ti) 製下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部分地方政府“唯低價(jia) 是取”趨勢的惡劣蔓延,“這將杜絕一些唯利潤是圖”的藥企為(wei) 藥品質量埋下的潛在隱患,解除百姓在用“便宜藥”的同時對安全用藥的焦慮。
遠慮消除,近憂隨至。據了解,全國在*輪GMP認證方麵的總投資已達1500億(yi) 元,其中40%為(wei) 銀行貸款,目前為(wei) 止,仍有近400億(yi) 元資金為(wei) 壞賬。“經過上一輪的經驗教訓,國家需要更加慎重地考慮新標準是否會(hui) 對行業(ye) 造成更嚴(yan) 重的打擊。”郭凡禮說。
據業(ye) 內(nei) 人士測算,如果單獨改造空氣淨化係統,企業(ye) 需要投入100萬(wan) 元左右,全國總計投入2.98億(yi) 元。國產(chan) 凍幹粉針機價(jia) 格在2000萬(wan) 到3000萬(wan) 元之間,zui低也要1000萬(wan) 元以上。僅(jin) 更換設備一項,預計全國投入為(wei) 60億(yi) 至90億(yi) 元。
郭凡禮說,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後顧之憂,但國家意識到新版GMP不得不快速出台,因為(wei) 各種藥品安全問題紛至遝來,如果再不出台情況將會(hui) 惡化,代價(jia) 勢必會(hui) 越來越大,“那才是對行業(ye) zui嚴(yan) 重的打擊。
那些將被新版GMP斬殺的藥企,將在GMP實施不久後甚至實施之前就浮出水麵,“環伺周圍,垂釣者必將是實力強大的藥企*和產(chan) 業(ye) 資本。”分析者對南都說,新版GMP將快速拉高製藥行業(ye) 門檻,行業(ye) 集中步伐加快,不合規的小型藥廠直接停產(chan) 淘汰,或由大型藥企收購改造。
中國醫藥企業(ye) 管理協會(hui) 副會(hui) 長於(yu) 明德認為(wei) ,新版GMP雖然給予中小企業(ye) 3年的緩衝(chong) 期,但上千家中小企業(ye) 終將死在GMP門檻上。申銀萬(wan) 國也認為(wei) ,目前4824家藥企中已經有910家處於(yu) 虧(kui) 損的事實使態勢變得更加嚴(yan) 峻。
郭凡禮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中小規模的製藥企業(ye) 大概占到90%左右,其中,的年銷售額在一個(ge) 億(yi) 左右,大部分的中小企業(ye) 年淨利潤大約是1000萬(wan) 到2000萬(wan) 。如果達標,企業(ye) 投入zui少數千萬(wan) ,高的上億(yi) ,這些年利潤僅(jin) 過千萬(wan) 的企業(ye) 根本無法承受。
質控人員尚有10萬(wan) 缺口
此前有專(zhuan) 家指出,新版GMP的實施給全行業(ye) 帶來的成本增加將達30%。
海南康芝藥業(ye) 研發中心的副總洪麗(li) 萍告訴南都,大企業(ye) 通過規模經濟可以壓縮成本支出。企業(ye) 必將會(hui) 更加認真謹慎做好研發和源頭的工作,避免在每次質量標準提升時做太多改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出現的藥害事件,也往往發生在通過GMP認證的企業(ye) 中。“由於(yu) 企業(ye) 執行質量管理體(ti) 係標準的力度不同,即使在同一質量標準下生產(chan) 的藥品,其內(nei) 在質量和臨(lin) 床療效也有差異。例如一些和歐盟比較緊密的企業(ye) ,就會(hui) 更加嚴(yan) 格遵循標準,而實力比較弱的企業(ye) 可能隻是粗淺應付。”一名藥品質量監控人士透露。
專(zhuan) 家分析,新版GMP實施後,國內(nei) 中小企業(ye) 難占優(you) 勢。除了硬件的規範,軟件也是短板。據了解,國內(nei) 企業(ye) 目前平均質控技術人數僅(jin) 為(wei) 5%,距平均15%的水平差距甚遠。總體(ti) 估算,生產(chan) 企業(ye) 質量管控人員需增加一倍,尚有10萬(wan) 人的缺口亟待填補。
新版GMP利刃落下日漸逼近,然而博弈亦仍在繼續,據媒體(ti) 公開報道,有政府高層人士曾透露說,新版GMP一再延遲因為(wei) 內(nei) 外部阻力都很大。“即便是在現在的簽字階段,也還是有點卡殼。”